高質量發展階段是十九大報告中的一個重要論斷,不僅國家要高質量發展,企業也要走向高質量發展。過去,企業主們大多重視經濟的快速發展、注重怎么快點將企業搞起來、能快速收到效益就是好事。時代在變,一味地追求經濟的告訴增長只能短暫地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新提出的高質量發展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或者說,追求經濟的發展就是想要企業的規模變大,其余的質量、服務、產品等可能就排在了后面,而高質量發展不僅講求”強“,更重要的是”優“。比起規模和效益,更看重企業的”偉大“,打好基礎,為企業后期發展做足保障。企業的經營和國家的發展是一樣的,高速增長到一定水平就迅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就能實現從好到更好、從大到偉大的跨越,成為眾人皆知的老店,而凡是一味追求速度和效益將其他拋在腦后的企業,就會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種種問題,進而會導致失敗。既然高質量發展如此重要,那么企業如何才能做到高質量發展呢?
有些企業在小有一些成就之后就會變的狂妄自大,以至于在發展過程中盲目以自己的主意為主,忽略別人的建議,到后來站在危機邊緣,以破產而告終。要避免這些問題,以下有幾點建議給大家:一是在企業規模做大些后有具備憂患意識,要有遇到風險及時應對的能力;二是在擴張市要突出主業,要有取舍,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三是在出現危機的時候,不能有“有病亂投醫”的僥幸心理,要對癥下藥,認真分析出現危機的原因,搞清楚原因之后再去著手解決。
歸根結底,企業是要發展,是要發生質的變化的,企業從一開始就要區分好發展和增長是不同的概念,一味地追求經濟不是發展,只是效益增多了。舉個例子,馬車從開始的一輛變成一萬輛,這不是發展,這只是數量增加了,從馬車變為蒸汽機車,發生了質的變化,這才是發展。要解決經濟高質量發展就需要突出解決質量、效率和動力的問題。企業也是如此,在發展中就是要讓我們的技術越來越強,加大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發展的活力,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