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了進一步提升科技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我市持續推動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團制度走深走實、系統化體系化,從“單兵出擊”的科技特派員服務,到產業主戰場“集團作戰”創新開放式的科技特派團服務,深度健全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創新為導向、高校院所為依托、產學研融合互動的科技服務網絡,取得了顯著成效。
全市已累計備案企業科技專干1516名,科技特派員1433名,實現了鄉鎮、街道全覆蓋。在省廳統籌創新資源和科研力量下,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組建了“豐潤區軌道交通特色產業”“玉田縣印刷機械產業”科技特派團,精準選派了6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進行“一對一”服務,形成了服務和支撐全市產業技術創新的強大力量儲備。
常年廣泛征集企業技術需求。全市各級科技管理部門,常態化征集企業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訓、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和凝練科技需求,指導企業梳理在研發、生產過程中急需解決的一些重大技術問題。
組織開展重點企業需求調研。組織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團到我市企業進行實地調研,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團的人才和技術資源優勢,梳理分析企業在技術、產品、市場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幫助企業制定發展規劃,推進企業產品優化升級。
促進供需雙方開展對接合作。組織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團與技術需求方進行合作對接,達成合作意向后,指導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團派出單位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引導廣大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團結合自身優勢,根據合作協議確定的合作內容,積極主動對企業提供技術培訓,協助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實施科技特派員(團)能力提升工程。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組織對科技特派員和工作站、工作室的科技人員進行科技政策法規、科技管理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等業務培訓,促進科技特派員了解掌握國家和省、市科技政策知識、豐富各類技術成果信息,不斷增強服務能力和水平。各縣(市、區)聚焦促進產業技術升級、科技成果轉化、環保保護等,組織舉辦專場科技成果、先進適用技術對接推送活動,推動京津等地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成果在企業落地轉化。
實施縣域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工程。在省廳的指導幫助下,市科技局與豐潤區科技局、相關參與單位多次研究討論,根據豐潤區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情況和華北理工大學技術優勢,組成了由華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劉偉民教授任團長、執行團長,匯聚了中國建設銀行豐潤支行、中國工商銀行豐潤支行等省內技術、金融、知產、管理、專業服務5家單位,14名高層次專家的科技特派團,涵蓋軌道交通全產業鏈。
實施產學研合作創新推進工程。加快引進京津及省外技術創新專家團隊、高校院所的科技創新成果和技術服務資源,深度實施產學研合作,聯合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引導科技特派團積極協助企業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平臺。
我市將緊密對接全市產業需求,持續完善工作保障機制,強化科技服務精準對接,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積極推動科技特派員(團)制度工作走深走實,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唐山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