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為企業提供了很大支持和幫助,根據我們實際需求,他們通過創新建設項目坐標核驗方法,頭次對一棟單體建筑分段進行坐標核驗,既保證原有生產繼續進行,又能使新廠房提前開工建設,為企業贏得了時間和經濟雙重效益,準確助力企業發展。”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廣瑞說。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強化服務意識,創新工作舉措,著力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10月中旬,市資源規劃局印發實施了《建設工程規劃批后監督管理制度(試行)》,其中規定:“建設項目須經市級資源規劃部門坐標定位核驗無誤后,方可開工建設。”
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院內轍叉生產廠房建于上世紀50年代,距今已有70余年,廠房及部分設備日趨老舊,亟待升級改造。“近日,中鐵山橋轍叉分公司鑄造工序技術改造項目提交了項目坐標核驗申請,按要求須待原有部分廠房拆除完成后,才能進行坐標定位并進行核驗,但擬拆除的廠房仍在參與生產,無法全部同時停工拆除,否則將影響整個生產廠區的正常運轉。”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建筑工程規劃科負責人鐘峰介紹說,為支持我市重要企業生產及發展,局相關工作人員主動對接,為企業排憂解難,創新坐標核驗方法,頭次對一棟單體建筑分段進行坐標核驗,盡快為該項目核發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切實做到了生產與監管兩不誤。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處處體現營商環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作為規劃審批的主管部門,堅持主動作為,準確服務企業,在精簡申報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和創新工作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實踐。同時,還不斷加強常態化政策宣講,積J協助企業申報、抓好政策兌現、提振企業信心,確保企業用好用足各項政策,打通惠企政策落地的“Z后一公里”。